首页 > 语文 > 久之目似瞑的久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久之目似瞑的久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06-24 来源:养娃家

  之在此句中作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无实义。“久之,目似瞑”的意思是:等的时间长了,(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出自蒲松龄《狼三则》中的第二则。《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1、作动词,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

  2、作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

  4、作代词,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5、作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

  6、作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7、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

  9、作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10、作助词,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

  11、作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12、作助词,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狼》第二则原文

  一屠(tú)晚归,担(dàn)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第二则注释

  屠:屠户。

  晚:夜晚,晚上。

  归:回家。

  止:通“只”,翻译为仅,只。

  缀(zhuì)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甚,很。

  惧:害怕

  投以骨:倒装,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以,把。

  从:跟从,跟随。

  复:又,再

  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窘(jiǒng):困窘,处境危急,困迫为难。

  恐:恐惧,担心。

  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敌,攻击。

  顾:看,视。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堆积的柴草。积,堆积。薪,柴草。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乃:于是,就。

  弛:解除、卸下。

  眈眈(dān dān)相向:(狼)瞪着眼看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相:表示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非“相互”。

  少(shǎo)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

  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时间长了。

  瞑(mí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悠闲、从容。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柴草中打洞。洞。这里作动词,指挖洞。

  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尻(kāo):屁股。

  自:从。

  股:大腿

  假寐(mèi):假装睡觉。寐: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测,大概,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以:以为。

  敌:敌人。

  黠(xiá):狡猾。

  顷(qǐng)刻:一会儿。

  亦:也。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狼》第二则翻译

  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跟随屠户)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屠户十分害怕,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狼真狡猾啊,但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狼》第二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第二则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蒲松龄中是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艺考网 育路教育网 招生信息网 考研网 阅读力 工作心得 艺考知识 在职研究生 帮考网 留学知识 职业教育 汉语拼音 天气新闻 天奇生活 高考学习 在线学习 紫微黄历网 时间校准 雅思英语 托福学习 出国留学 考研辅导 学历提升 星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