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 > 赣南游击词的作者是谁

赣南游击词的作者是谁

时间:2022-12-01 来源:养娃家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赣南游击词的作者是谁.jpg

  赣南游击词写作背景

  这是陈毅元帅1936年夏季写的《赣南游击词》中的诗句。它记下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难忘的史实。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为了加强苏区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分局,由项英、陈毅等领导。

  到了1935年元月,苏区地域缩小。面对强大的敌人,苏区中央分局决定分9路突围。3月,项英、陈毅等先后到达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地区。项英向党中央发出最后一封电报,报告部队突围情况,并收到了中央回电。

  因中央更换了密码,无法译出,项英便命令埋藏电台,烧毁密码。从此苏区红军与中央失去联系,并在白色恐怖中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敌人动用重兵,采取移民并村和赶群众出山的手段,长期搜山、围山、烧山,企图把游击队困死在崇山峻岭之中。红军将士整年整月都在野外露宿,大风大雨大雪天都在森林和石洞里度过。

  赣南游击词原文

  赣南游击词·一九三六年夏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个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绝后,人民反抗力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全文解析

  天还未晓,游击队员们就早早醒来了。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呢?这是因为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五岭深山昼夜温差很大,夜风很凉,战士们席地而卧,裹在身上的衣服、被子(被子实为一条毯子)又被重浓的露水给打湿了,所以虽值夏时夜里还是觉得很冷。

  这里,一个侵字便把寒气袭人之状逼真地写了出来。还不仅如此,不解人意的知了也早早地在四周树间唧唧地聒噪起来,冷冻加吵闹,又怎么能让人睡得着呢?由于衣服都给露水打湿了,所以起身之后,浑身都沾满了野草

  不仅是睡不好,饭也吃不饱。天将午,饥肠响如鼓。还不到开午饭时间肚子早饿得咕咕叫了。但是,由于敌人搞移民并村,把群众赶往山外,对山上的游击队长期实行粮食封锁,口袋里剩下的米已少得可以一粒粒数算了,因而只好野菜和水煮了。

  睡不宁,吃不饱,还经常面临着敌人的合兵清剿和突然袭击。第三节写游击队傍晚时分正在集会议兵机,指挥员扳着指一算,联络员从早晨出去后一直没有传回消息,已过了约定归队的时限,所以立即果断地决定迅速转移他处。这一节表现出游击队富于警惕,机动灵活,巧于周旋。

  集会方机,反映出游击队的军事民主;交通晨出二句,则含蓄地反映出红军处境艰险,敌情瞬息万变;立即就迁居则表现了指挥员当机立断,迅敏制变。

  接下来四、五两节进一步写行军野营的艰苦和月下野营时的高度警惕性。

  连绵的阴雨已下了二十多天,在这样的天气里夜行军自然是又难又苦的。更糟糕的是由于敌人不断搜山、烧山,房屋皆被敌人烧光,恶风暴雨住无家,野营已自无篷帐,只好在大树底下遮身等待天明,努力想睡觉都几番梦不成。直到天气转晴,疲乏困顿的战士们才得以月下安营歇息。

  闷热的夏夜,徐徐的清风催动着人的睡意,繁盛茂密的树木聚集如云,正是避敌隐身的好所在。但就是在梦中,战士们仍然念着敌情,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

  前五节是按时间顺序组织词章,六至八节则选取了三个不同的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游击健儿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

  第六节以战士们林中潜伏时的纠偏,继续写游击队的高度警惕性和严明的纪律性。战士们相互轻声提醒,潜伏时不要开玩笑,附耳说话也要把声音放低,免得被林外的敌探听到。上回不就是因为有人咳嗽暴露了行动秘密吗?一定要虚心接受教训,反映出了游击队严明的纪律性和战友们之间生死与共、亲如家人的密切关系。

  第七节则借描写战士们采集野蔬、猎取野物的生活场景,表现了游击队为打破敌人的粮食封锁,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克服困难以坚持斗争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遍山忙、二更长六个字热情洋溢地活现了游击队员们生机勃发、不知生活疲倦的生活情态。

  第八节写敌人对五岭山区的疯狂清剿和军民高昂的革命斗志。满山抄指敌人对游击区的清剿,实行凶残至极的树砍光、屋烧光、人杀光的三光政策,军阀余汉谋还曾疯狂地夸下海口:这一次不把共军打死,也要烧山把他们烧死,烧不死就把他们饿死、困死!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敌人凶残的清剿、屠杀,虽然惨绝人寰空前古,而革命军民矢志反抗、血战到底的决心却士气更高。兵交即交兵、交战的意思,一句再请把兵交,表达了战士们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和顽强斗志。

  组词的后半部分,即第九至第十二节,写我红军游击队的战略战术,远大理想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以提示红军能在敌人大军日搜夜剿下坚持斗争并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

  第九节写游击队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鉴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带来的教训和主力红军长征后苏区的敌我力量对比更加悬殊,在留守苏区的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之前,项英和陈毅就根据中央的批示精神,开始作进行游击战争的准备,中央军区在宽田开办了游击训练班,陈毅和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等授课。

  突围至赣粤边区之后,即于1935年4月在大余西部的长岭召开的军政干部会上确立通过了坚持游击战争的方针。正如词中所写的,陈毅、项英等军事领导和指挥人员常常给战士们讲战术,还把游击战术编成歌诀,以便于不认识字的干部、战士们记住和掌握。

  红军游击队坚持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时而集中,时而分散,时而出击,时而隐蔽,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处处掌握着主动权,使游击战术达到了最精彩的阶段。(陈毅1943年写给通缉新四军战斗的奥地利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的信中语)。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艺考网 233网校 育路教育网 招生信息网 华宇考试网 考研网 阅读力 全国自考教材服务网 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心得 艺考知识 在职研究生 帮考网 留学知识 职业教育 汉语拼音 天气新闻 亲亲宝贝 天奇生活 高考学习 匠子生活 在线学习 紫微黄历网 时间校准 雅思英语 托福学习 出国留学 考研辅导 学历提升 星座网